原標題:誰來拯救爸媽的朋友圈
“我朋友圈轉發(fā)了一篇防癌的秘方!”“媽,你發(fā)的是假的?!边@樣的對話,在無數父母與子女之間上演。
好不容易教爸媽學會用微信,朋友圈裡不間斷的謠言、假消息,卻讓父母成了受害者:他們沒經驗,容易輕信假話﹔他們善良,卻不小心成為別人賺錢的工具。
記者調查發(fā)現,父母朋友圈裡的“雞湯”、養(yǎng)生、解密背后,有專門的機構負責生產和推送,暗藏著並不光彩的利益鏈條。到頭來,孩子們發(fā)現最難的並不是教父母如何使用新技術,而是如何辨別這網絡世界裡的真真假假。
朋友圈文章真假難辨
明推老藥師,暗賣問題藥
“中醫(yī)老藥師腎虛驗方首次揭秘!網上傳瘋了!”昨天一大早,這篇看似養(yǎng)生、對身體有所幫助的文章出現在80后孫樂的朋友圈裡,轉發(fā)的正是他爸。
和不少人的父母一樣,孫樂老爸的朋友圈裡,每天都高頻出現不少養(yǎng)生、“雞湯”、解密類的文章。仔細對比來看,基本是按照一個套路制作的:標題黨,足夠驚悚,高度引人關注﹔配圖照片要麼毫無底線,要麼讓人頭皮發(fā)麻﹔標題裡、文字中必定夾帶著幾個奪人眼球的小表情,常常以“秘”字為主﹔點開一看,無論是文章作者,還是公眾號均不是權威機構。
這篇文章中,介紹了一位“中醫(yī)老藥師”發(fā)明一種名為“膏滋”的中藥經歷,並盛贊其療效“就像換了一個人”,並在最后直接引入了“求醫(yī)問藥”的微信二維碼。
然而,當記者以買藥人的身份咨詢時,卻發(fā)現這堪稱“神藥”的產品有不少貓兒膩?!白稍冋叨啵贿m合電話說,微信即可?!庇浾咛砑雍螅晃幻麨椤皠⒗蠋煛钡呢撠熑嗽儐栍浾叩纳眢w情況,但有意思的是,全程他隻用微信,甚至連電話溝通都不提供。
隻問了三個問題,劉老師說了幾句文言文式的病情判斷,便開出兩副名為“旗黃養(yǎng)源膏”的產品,口服80天,但價格高達3120元。
面對記者關於產品是否有生產許可証、產品合格証的提問時,這位劉老師開始變得支支吾吾,隻發(fā)送了一張咸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証書,並稱該產品“非物質文化遺產,是自有許可”。
記者再三追問下,他才承認該產品並沒有以上証件。然而,按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論是藥品,還是屬於食品類別的保健品,生產許可証都是必須具備的。
背后暗藏利益鏈
隻推送一次,3萬元就到手
這樣的文章是如何出現在爸媽朋友圈裡的呢?
推送這篇“老藥師”文章的公眾號名為“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祝?!?。幾乎每天早晨五六點鐘,它都會統(tǒng)一發(fā)布8條文章,標題和內容都是頗受長輩喜歡的,幾乎每個頭條訪問量都突破10萬。
微信頁面顯示,該公眾號賬號主體為“萊蕪菁航網絡有限公司”,記者通過備注的QQ號碼聯系到相關運營負責人。但進一步調查才發(fā)現,其負責的微信公眾號不止這一個,他傳來的一份名錄中詳細列著超過300個微信公眾號,涵蓋烘焙、親子、戲曲等多個領域。
記者注意到,這些公眾號的粉絲數量幾乎都在1萬以上,最高甚至達到兩百多萬。這位負責人透露,這篇老藥師的文章實際就是“推廣”,“就是你發(fā)來文案,支付給我們費用,我們編輯之后,推送給粉絲。”他說。
然而,他們是否確認自己發(fā)出的文章內容屬實?“我們又不是藥監(jiān)部門,檢測不了?!边@位負責人告訴記者,對於推廣產品的生產許可証、質量合格証有更好,沒有也能推送文章。
從他開出的價目表上看,投放方提供文案、自己負責編輯的推廣類文章價格不菲。比如“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祝?!惫娞?,費用是按照粉絲數量計算,發(fā)一篇頭條文章費用是300元?萬粉絲,二條文章是120元?萬粉絲。以剛剛這篇處於二條位置的“老藥師”文章為例,在此推廣需要發(fā)送給250多萬粉絲,發(fā)一次就需要大約3萬元。
在業(yè)內看來,一個公司運營如此眾多公眾號並不少見。這些公司的目的很明確,就是賺錢。互聯網專家洪波說,他們先是利用吸引眼球的文章賺取點擊率和粉絲量﹔之后,就能以此替人推送廣告,點擊率和粉絲量越高,費用越高。
“50、60后”觸網
易受騙,廣告效果也更好
微信、微博等新媒體社交工具上的謠言一直備受關注。去年6月,中國社科院新聞所發(fā)布新媒體藍皮書,對“為什麼新媒體上的謠言屢禁不止?”進行調查,其中61.3%的受訪者認為人人都可以發(fā)布信息,制謠傳謠成本低﹔59.5%的受訪者指出一些公眾號、大V等出於牟利目的制造謠言﹔38.8%的受訪者感覺微信等新媒體傳播環(huán)境較封閉,辟謠難度大。